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本文探讨1945年以后的台湾佛教寺院经济,全文从台湾佛教寺院经济背景分析、由收入面看台湾寺院经费的筹措、由支出面看台湾寺院经费的运用、台湾寺院经济隐含的一些问题四个面向进行论析。经过研究后,作者认为,经济实非宗教本质,佛教团体如若过分重视表面,容易招来负面批评。台湾各佛教道场,常各自为政,致资源分散,难以统合,强调接棒者应加强经论研究,因道场若无正法引导,很容易偏离正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针对:虚云和尚、印光法师、弘一法师与太虚法师等四位近代佛教人物的修持方式进行梳理,这四位现代僧人,有誉为"民国四大高僧"者。文中从"虚云和尚主张禅净不二"、"印光法师强调念佛往生净土"、"弘一法师持戒导归净土"、"太虚法师要在人间创造净土"等四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再对这四位僧人的修持方法与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虚云和尚虽是禅师,但他主张"参禅、念佛","道本无二",对他而言,"禅净不二"。印光法师深通经教,以一句弥陀,为日常行持。弘一法师是专弘南山律大家,因受印光法师影响,所以在修持上,推崇净土念佛法门。但他鼓励修读诵《普贤行愿品》、兼修地藏法门与药师如来法门,这是他师从印光而有别于印光之处。太虚法师是一位富有创意的僧人,在修持上他虽曾有"过定境三次",终"因为悲愿心太重,未能向禅定去继续深进",而走入人群,开展出影响当代的"人间佛教",他可以说是一位人间菩萨的真正行者。  相似文献   
3.
郝银侠教授的《社会变动中的制度变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研究》一书,是近年来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的一部优秀力作,全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学术性与专业性很强,是读者了解有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之史实的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4.
一千三百余年来,玄奘大师灵骨南北颠沛,东西流离,播迁中外。这一漫长过程,古人的记载和今人的叙述,有的仅及片断,有的语焉不详,有的以讹传讹,有的相互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实有必要作一些澄清。全文从玄奘灵骨流落南京及其出土、玄奘大师灵骨南京出土后迁流分供史实辩正、玄奘大师顶骨两度到台湾的因缘等方面加以叙述。笔者以为当我们在瞻礼玄奘大师“生身舍利”时,更应重视大师所留下来的“法身舍利”,勤加修学,依教奉行,这样才比较符合玄奘大师的遗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