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说“桔”     
第二次全国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的“改正非标准字形和错别字”中有改正“密桔”一项。后来公布的答案将“密桔”改为“蜜橘”。即认定“桔”(jú)为非标准字、错别字。将“橘、桔”这种尚待整理的异体字作为一个比赛题目妥当与否姑置勿论,这个标准答案却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想。 以“桔”作“橘”的用字现象早已成为事实,而且越来越普遍。《语文建设》上也曾刊布过一些研究者的折衷意见,认为“不敢断定‘柑桔’‘桔红’用法就是错的”,“《简化字总表》没有把‘橘’简化为‘桔’,《现代汉语词典》承认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中以一个名词语独立成句建行,虽然句型奇特,但其语法结构是仍可辨析的。以两个名词语连缀组句的诗行,一般也能草蛇灰线,寻觅出其语法脉络,然而,琳琅瑰丽的古代诗卷中,我们有时却惊奇地发现,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语组句的某些诗行,机杼别出,一空依傍,语妙天下,却很难对其作出语法解释。对此类诗句的疏  相似文献   
3.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名篇《春日忆李白》。前人已对这首诗作过不少精到深细的疏注训释。我们若再从句式上看,就会发现八句四联中竟有两联造语特殊,即颔联和颈联均由名词语构成。 在散文里省略主语的情形是常见的,而在诗词里却常常省略了谓语,或把谓语作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