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合河古城与合河关考查记傅淑敏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我应兴县县志办公室之邀,赴兴县考察古城。兴县原名合河,旧城在今县城西25公里的碧村,宋元丰以后才迁今址。因地处蔚汾河与黄河交汇处,故称合河。此行的目的要验证碧村古城是否为合河县城,其北裴...  相似文献   
2.
提起二里头文化,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历史上的夏代,这不但因为其时代与夏和早商相当,还因为一百多处二里头文化遗址正分布在传说夏人的活动区域——豫西和晋西南,夏代是考古界和历史界急切期望填补的空白,人们怎能不因此而分外重视二里头文化呢?偃师二里头宫殿基址的发现,使人们思索,它究竟是夏都斟(寻阝)的宫殿,还是汤都西毫的宫殿?二里头一、二、三、四期文化都是夏文化,还是一、二期属夏,三、四期  相似文献   
3.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存。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地区做了一定的调查和发掘。其中,调查和清理的几处龙山文化的土窑洞,各具特色,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土窑洞。研究这些不同时期土窑洞的布局、结构,探讨其建筑技术特征,是深入研究龙山文化所必不可少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土窑洞作过分期研究。现在,我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结合个人实际考察以及调查现今山西境内土窑洞的情况,对土窑洞作具体的分期研究。晋南地区的龙山文化,可分为四期。(详见拙作《试论晋南龙山文化的分期》,《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增刊34页至41页)。目前所公布的土窑洞资料,分别属于第一期至第三期。现按时间先后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慧能禅与气功的关系及其实质做了详细论证。慧能的禅以一种最基本的气功为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依据。他强调佛性就是人的自性或“本性自净自定”,坐禅的目的是自性悟,只有气功才能改变其原来的恒定状态,他倡导“外离相而内不乱”的坐禅方法,用“不动上有动”来诱发本性加速运动,以顿悟见本性,这样,人们可以不用礼拜、背经、持戒、布施、供养、忍辱、精进、造寺和出家等传统方式修行,从佛性与人体“心”与“身”是一致的这个观点出发,将禅与气功融为一体。因此,慧能禅用般若之智启动、牵引人自性加速运行,实际上就是促使人体自身调控各器官机能的全部经络系统加速其畅通运动的简便修炼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著《古代社会》一书,根据大量的材料,第一次确立了原始社会组织的婚姻形态的发展序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学说作了高度评价。他们在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的著作成为人们研究原始社会的经典。可是,对于原始社会的最初状况,当时曾引起了达尔文的怀疑。由于条件的局限,有关论述中确也存在着某些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事隔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原始社会研究资料不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尚存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组织及婚姻形态有可能作些补充研究。本文拟就原始社会的早期是否实行杂乱的性交及血婚制家族是否为第一个社会婚姻形式,发表一些浅见,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