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冷战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战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苏通过雅尔塔会议重新划分了两国战后在欧亚的势力范围。此后不久美苏之间展开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种两极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美苏两霸的激烈争夺下,刚刚获得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共同面临着来自东西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威胁,这种威胁使他们随时都有丧失政治独立的危险。这种危险对于历经艰难曲折,刚刚获得独立和解放的国家来讲,无疑是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聚集在了“第三世界的旗帜下,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成为独立于两极之外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巨大变迁,消费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对经济、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运动休闲消费是纷繁复杂的消费世界的一角,通过对运动休闲消费热的解读,有益于理解当代消费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变过程:从友好合作到敌对冲突,再到关系正常化。对于这一演变的原因,传统的分析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建构主义是新近崛起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它强调国家之间在"认知———实践"上的差异,认为国家的身分认同界定了国家的利益,从而对国家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身分认同又是国家之间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通过互动的实践建构出来的。通过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可以发现,中苏关系的演变与双方身分认同从"朋友"到"敌人"再到"伙伴"的转变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