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理论界和思想界长期关注与思考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他们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历,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需要后人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此都形成了各自的动力观.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也逐渐形成了改革动力观、科技进步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中国农村进一步向现代化转型与变革的期待。农村发展因此被赋予新的涵义。在农村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的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主题与核心。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实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城镇化与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的需要;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认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迎来的又一场革命性变革,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邓小平理论与知识经济的内在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经济的基础即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第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经济内在的要求创造各种条件释放知识分子的潜能;第三,重视创新并争取在高起点上发挥自主创新,争取后来者居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