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财政供养人员是党和政府履职的基础条件和衡量政府规模的重要指标。我国历经的八轮机构改革均以精兵简政、控编提效为基本目标,但人员规模未走出“精减—膨胀—再精减—再膨胀”的循环圈,究其原因在于机构编制调控缺乏明晰的价值标准和技术标准。绩效导向作为一种责任机制,人民是评价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主体,满意度是检验规模的尺度,标准化为实现目的的技术路径。基于“只减不增”的刚性约束和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矛盾,综合政策体制、人员结构、职责职能、部门效能等影响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推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考核奖惩体系,规范编外人员管理,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