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辽市订单农业真正算起来起步于去年,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全市上下的极大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什么是订单农业呢?所谓订单农业是一种按订单合同组织生产和销售的农业。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产销衔接及供需之间的矛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化农业经营风险、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力度。2001年,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2003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税费改革”尤其是“农业税”的取消,对于中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社会影响巨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后税时代西部农村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已成为西部“三农”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认真予以解决,才能完成党中央所赋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收入增长成因分析 (-)结构调整有新突破。 2002年是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效益显现较为明显的一年。农作物的种植由过去追求主产作物产量转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2002年全市的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为989.6万亩,同比减少99.1万亩,下降了9.10%。其中:粮食作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78.5%下降到74.30%,降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282.4万亩,同比增加24.8万亩,经济作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18.60%提高到20.70%,增2个百分点;饲用作物同比增加28.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2.90%提高到5.00%。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使全市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低产、低效的作物明显减少,高产高效的作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