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前 言 儿化韵一向是汉语音研究中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仅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与儿化韵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想法,以求教于前辈及同仁。 关于儿化韵,主要存在着如下两种对立的观点:(一)、认为儿化韵是平舌韵与“儿”结合的产物。er这个音节与它前边的音节结合起来,通过连读音变而成为一个音节,形成儿化韵。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董少文、徐世荣等,由胡裕树、黄伯荣与廖序东、张志公主编的高  相似文献   
2.
(一)语音形式的变化 1.双音化的趋势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的意义发展了,词的语音形式也可能随着产生某些变化。如一些词虚化了,它的音也随之变为轻声;一些词的意义分化了,也引起了语音形式的分化等等。但这些变化都不足以影响到词的全貌,词的语音形式自古以来的最大变化会以下两点,其一就是双音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中的词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所说的词的发展变化是指一个词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它既包括词内部的发展变化,即通常所说的词的形、音、义的变化;也包括词外部的发展变化,即词的分化、合并及更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