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寿彝教授是位1909年出生在河南开封的回族著名人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几十年来,他不仅创办和主编了多种杂志,而且还撰写、主编了十二卷本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通史》、6卷本的《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回民起义》、《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伊斯兰史存稿》。《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等著作,是一位才智超人的教育家、史学家、思想家。白寿彝教授除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外,还曾先后担任史学研究所所长、古籍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高校…  相似文献   
2.
刘隆有 《领导文萃》2010,(14):48-51
<正>几乎所有历史名人,生前,人们对之总是或褒或贬;死后,随着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毁誉也多有变化,甚至全誉全毁,尖锐对立,而又时反时复。唯有诸葛亮,其生也备受赞叹,其死也尽享美誉,一千八百多年来,国人对诸葛亮,一直是有口皆碑,古今共仰。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门阀士族垄断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时也垄断史学,所以那时的史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门阀士族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史学,乃是门阀士族的史学。谱系之书风起云涌般地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魏晋南北朝的谱系之书,主要包括家谱、姓氏学和谱学专著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历史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差距从总体上来说是扩大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既有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影响,又有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缩小这种差距,需要采取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寿在《上<诸葛亮集>表》中分析诸 葛亮一生壮志未酬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 段话“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 父,皆忖己之长,未能有兼故也。亮之器 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区也,而时之名将 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 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陈寿批评诸葛亮不过和管仲、萧何一 样,唯能理政,不善用兵,却不能象管、 萧那样有自知之明,自己专心理政,而另 荐将才出征,将相配合,外向相辅,共成 大业。这可谓深中肯綮。但说诸葛亮所以 如此,乃是因为“时之名将无城父、韩 信”,这却是出于对诸葛亮的厚爱,而曲意 为之辩解了。 …  相似文献   
6.
菱塘拥有七亿元文·图/刘隆位于扬州北郊、高邮湖畔的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回族人口近七千人,是全省回族聚集最多的地方。1988年5月12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菱塘回族乡。十年来,菱塘乡看准市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大力兴办乡...  相似文献   
7.
王连芳民族工作回忆(之八︶从1950年开始到1954年,党和政府在边疆各族群众及上层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时,通过“枪换肩”接收了部分土司枪支的坝区傣族农民,受到内地人民经过土改过上好日子的消息鼓舞,纷纷自发起来抗交官租、杂派和高利贷,个别地方甚至出...  相似文献   
8.
荀悦(公元148年——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重要的史学家和思想家。汉献帝建安元——二年,他任黄门侍郎,著成《申鉴》五篇。建安三——五年,他任秘书监、给事中,又著《汉纪》三十篇,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编年史名著。刘知几曾将其与《汉书》一起,作为断代编年史和纪传史的开山,将我国古代最主要的两大史体——纪传体和编年体,称之为“班、荀二体”。梁启超也把《汉纪》称为:“此现存新编  相似文献   
9.
荀悦(148年—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他幼而多才,“年十二,能说《春秋》”。学综儒史,尤长著述。因恨宦官专权,“讬疾隐居”乡里数十年。“时人莫之识,唯从弟彧特称敬焉。”建安元年,他己四十八岁,得知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决定奉迎汉廷都许,立即由荀彧引荐,到曹操的镇东将军府工作。不久,汉廷移都许昌,荀悦即任汉廷黄门侍郎,和荀彧、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积极为延续垂死的东汉王朝出谋画策。他于这期间(建安元年——二年)写成的《申鉴》五篇,即是这“旦夕谈论”的集结。建安三年,他任秘书监、给事中。时汉献帝雅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建安五年,书成奏上,迁为侍中。  相似文献   
10.
读罢《新观察》今年第一期《寻觅了三十三年的英雄》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1年,在有名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共产党员柴云正率领一个班的志愿军勇士,坚守阵地六天六夜,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下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创造了歼敌一千多名的光辉战绩。柴云正身先士卒,勇猛顽强,在一次反击中,仅他一人,即打死打伤敌人近百名。部队决定给柴云正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然而,他却因重仿回国就医,没有享受到这些殊荣,接着又从医院复员回了四川农村。从此,柴云正的英名载入了军事博物馆,柴云正本人对此却一无所知,部队也不知道这位英雄的下落了。 寻寻觅觅,铁鞋踏破,三十三年过后,部队才在前年找到了他。人们问柴云正:立下如此大功,为何不跟部队联系?他淡淡地回答:写过信的,但因当时部队转移,没有联系上,后来也就算了。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