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逻辑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自然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而认知心理学跳出传统语义范畴,从全新的角度对语义模糊性进行诠释,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回顾和对比两种语义模糊研究方法,认为费尔默(Fill-more)的框架说和莱科夫(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为揭示模糊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理想认知模型仍然是一种抽象、固定的心理模式,而模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则是非常灵活的,这与传统的语义—语用划分仍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自然语言中语义模糊逻辑解读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经典二值逻辑的“排中律”提出了挑战,逻辑学家引进了三值逻辑,即在二值逻辑的基础上引入第三值——不定值。但三值逻辑引发的高阶模糊问题是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因而逻辑学家又引入了模糊逻辑——即用一个无穷多值的取值范围反映出事物变化的连续性和渐次性。逻辑法对语义模糊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合理解释或者描述语义模糊的语义模型而非追求一个具体的逻辑真值,所以逻辑研究法的价值是不该被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认知学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经历了经典范畴观、家族相似性、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原型性,为人们分析和把握语义模糊性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们都是以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匹配和真值为基础,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和语言使用的不同情景对语义的作用.Fillmore的语义建构模式以不同主体和不同情景对语义建构的不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畴建构的动态视角去重新审视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