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学评论丛刊》1979年第四期发了支克坚同志的《关于阿Q的“革命”》一文(以下简称“支文”),认为鲁迅在阿Q的“革命”问题上,发现的不是农民的革命性,而是“当时中国一部分农民同革命格格不入乃至背道而驰的思想意识”,阿Q无论在“革命”前或是  相似文献   
2.
《晚霞消失的时候》第一部(<春》中写南珊与李淮平在公园初次相遇。发生了一场关于莎士比亚的争论。李说,莎士比亚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情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没落情绪。因之“不能过于欣尝他,而应该分析他,认识他,批判他!”南则认为莎士比亚处于资产阶级萌芽时期,根本不存在没落的问题。李强调“无产阶级的情调总和资产阶级的不同。”南则断然回答:“对莎士比亚不能这样分,恩格斯说过,资产阶级的伟大人物并不仅仅属于他自己的阶级,他们属于整个人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