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为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煤炭开发“多、小、散、乱”的格局,山西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对煤炭行业进行了煤炭资源整合,煤企兼并重组.而资源整合对煤炭开发的直接承受者——矿区农民,尤其对农民的生计,无疑造成了重大影响.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资源整合后的矿区农民总体生计得到改善,但是社会资本受到负面影响,人力资本成为矿区农民生计改善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量煤炭资源分布在各个农村,煤炭企业与矿区农村的利益关系成为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还关系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与煤炭相关政策的变动,山西村矿利益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村办煤矿阶段的内在共生式的利益同一关系、私人承包煤矿阶段的村组占据主动优势地位的统一与对抗关系,以及煤炭资源整合阶段的村组处于被动地位的利益相关关系,而互信合作共赢的和谐利益关系必然会成为未来村矿利益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出发,认为农民是生产力分散、依附于行政权威的封建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碾压下注定要消亡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农民的消亡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生成过程,既有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农民迅速消亡的英国式道路,也有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被资产阶级政权加以巩固的法国式道路。从唯物史观出发,借鉴西方经验教训,我国当前在农民转变的问题上有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