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双  吕静韦 《城市》2020,(1):3-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导向下,发展全域旅游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发展全域旅游应加强体系构建,提升品牌效应;依托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培育新型业态,深化链式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能体验;推动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服务业总体情况、服务业成长力等5个方面选取了19项指标,构建了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得出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总体排名.  相似文献   
3.
吕静韦 《城市》2018,(8):58-63
笔者选取京津冀和长三角七省市地区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方法,从经济基础、 社会支撑、 基础建设和资源保障四个方面对天津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天津在综合发展能力、 经济总量、 教育科技、 公共交通、 网络通讯及环境治理等方面与发展质量较高的江浙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提出培育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强科教医疗保障,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提升生态环保软实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有效融合创新资源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社会资本具有加速这种融合的作用。本文从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要素获取机制、创新扩散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加速要素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社会资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以清河羊绒产业发展为案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和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吕静韦  钱元熙 《城市》2019,(9):11-20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着力点,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笔者基于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现状和人口、资本、技术资源要素禀赋的特点分析,就如何优化配置资源要素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创新基金有效利用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与其他省份及省内各地区之间所受资助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北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资助的能力有待提高,省内各地区间受省创新基金的资助比例存在不平衡,提出在获得创新基金多的地区,应注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而获得创新基金少的地区,应该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建议。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创新基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吕静韦  蔡玉胜 《城市》2021,(3):27-39
京津冀城市群的短板在中等城市,而发展潜力也在中等城市.加快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需要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需要关注中等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在中等城市发展上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偏低以及公共服务配比不均衡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实际情况,采用2005-2008年各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和平均发明专利数为样本,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省内14个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出各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差异,可以分为创新能力较强、创新能力一般和创新能力较弱等三类;并且认为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总体落后于其他期刊.在充分分析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策略,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的零工经济具有用工方式灵活化、关系主体多元化、从属关系技术化、实现过程数字控制化等特点。零工经济在推动灵活就业、促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也面临平台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控制劳动者、零工从业者劳动权利保障诉求无法满足、零工经济去技能化趋势加剧、对生产领域用工的挤出效应可能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等现实困境。为了推动零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包容的态度深化认识,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自治、法律保障、行业监督、社会共建的零工经济劳动保障新生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