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画集》是一部重要的唐宋题画诗总集。《声画集》畜兽类画诗主要有三个表现特征:第一,重写实,向日常生活倾斜。第二,重视个体生命感受,个性表现色彩浓厚。第三,重理性,嫉虚妄,轻玄想。根据对书中所录诗统计分析,唐代畜兽类画诗历史性强,多咏史并带有讥、美、悲叹之义,而宋画诗则表现出宋人对作品写实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宋人向自然和理性回归的文化接受态势。宋代题画诗诗风的转变对研究宋代绘画史、宋代诗歌史乃至宋代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苑珠林》百卷本更接近释道世所撰原貌,其卷次划分更为清晰,且知识分类更为系统和成熟。《嘉兴藏》目录中虽拟定《法苑珠林》为百卷,实际刊刻内容却是一百二十卷。《嘉兴藏》刊刻材料中可能有来自民间的版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知识观念为人们立业、修身、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发挥着实际的指导功能,同时它又与指导人的社会实践、揭示各种社会关系连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是在人类对事物的分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是支撑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一体两面,二者共同推进了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知识阐释以天人合一为起点,以人们观念中的大"道"支配知识的外在表现方式,以追求人的身心和谐统一为目标。这些观念的形成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传统知识体系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商君书》文学观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君书》体现的文学观念代表了商鞅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商鞅的文学观念是在批判儒家思想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包括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否定,对以儒家文化典籍为范本的文学传播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否定。它忽视了儒家文化对社会伦理和人文道德精神的塑造作用,具有其片面性。然而它客观上促使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与政治分离,向抒情和娱乐等其他方向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5.
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思想的传承有着明显的差异。孟子认为,要实现孔子所提倡的完美人格须向内心追索,荀子则认为,要实现孔子提倡的人格目标必须借助外部知识的力量。由子游、孟子一线发展而来的知识体系重在对人内心的陶冶,它对中国古代知识向内省性方向发展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但同时也弱化了后世对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视。由子夏、荀子一线发展而来的知识观念,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但这种知识观念同时也导致了后世对人内心塑造的忽视。  相似文献   
6.
在先秦儒家思潮中,荀子首先在观念上将制度典章之学和其它人文知识典籍从人的本质中独立出来,这一知识观念的变化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古代人文知识典籍在传统知识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当时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走向理性状态,为人们的知识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由荀子所提出的“虚壹而静”的开放的知识观念对中国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的影响下,人们不断地积淀旧知识,生产新知识,并由此而产生了大批专业化的人才。另一方面,从荀子开始重视外部知识典籍学习而忽视人们内心培养的知识传承方式也让社会知识体系的建构越来越脱离人们的内心,使社会上产生了部分学富五车而内心失衡的知识精英群体。  相似文献   
7.
唐诗中的夜雨飘洒着离别相思、忧愁失路、前途未卜的哀伤和世事多舛的感慨。唐诗中夜雨意象的独特文化蕴含是与中晚唐时期的审美追求一致的,这种意象模式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夜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意象,它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夜雨传达的不仅是作者的一种时代情绪,更是千载之下文人仕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是一部带有麻城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它以较新的视野塑造了一代商人的成功崛起,它的出现和传播是耿、李论学思想冲击之后的结果,一开始就受到了麻城地方风气的影响。它带动了晚明黄麻地区,甚至整个湖广地区对思想解放及俗文学的高度重视。冯梦龙的麻城之行一方面促进了他俗文学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推动了他在俗文学方面的实践践履。《金瓶梅》从出现于麻城刘家到最后“悬之吴门”,这一传播过程所昭示的黄麻学术思想及文化变迁,对了解晚明时期学术思想发展的地域性特征,中国俗文学的发展乃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苑珠林》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被忽略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公元7世纪社会知识总结、不同文化整合的现实需要,它所反映的思想与当时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罗曼.茵加登和米.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杰出代表。茵加登的现象学观割裂了作品结构本体与作品形而上性质的关系,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则过于注重读者审美知觉的作用。运用现象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扬长避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