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翃是明末清初的布衣诗人,他的诗通过族弟王庭刊刻的《二槐草存》、朱彝尊《明诗综》以及一些地方诗选流传后世,仅三百余首,与实际作诗一两千首相差太远,且内容大多是思乡怀友,即物兴感,真正触及时事的寥寥无几,远不能反映王翃诗歌创作的全貌。上海图书馆所藏王庭编纂的抄本《王介人集》录诗1170首,是最为完整的王翃诗集。通读可知哀民生多艰、忧晚明政局、斥叛乱侵略、表达对抗清志士的哀挽和礼赞,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发掘出这部诗集,才能真正理解王翃"既遭兵乱,多感愤叹咤"、"命意构章,一本杜陵"的诗人本色。  相似文献   
2.
吴兴闵氏、凌氏家族是明代后期浙江重要的私家刻书商.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藏<吴兴闵氏宗谱>和<凌氏宗谱>等文献,对闵、凌二姓的世系关系做出考证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安大学报: 贵刊2000年第6期发表丘良任老先生的鸿文《〈文木山房诗说〉初探》,概述吴敬梓《诗说》的主要精神,读后受益颇丰,甚为钦佩。但是作者似乎沿承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的错误,对《诗说》抄本的收得者王献唐先生语焉不详,我觉得还是有责任给予补正。 1999年6月份,我在上海图书馆掏出这本《诗说》,查阅了各种关于“王献唐”的资料,但是由于我以为金和《儒林外史跋》“乱后遗失”与《诗说》题“献唐劫后所得”的“乱”与“劫”是一回事,所以误把“戊子”(丘文论为‘戍子’)四月”的“戊子”定为1888年(应为1948年)。而王献唐实生于1896年,所以,我在《吴敬梓失传〈诗说〉在上海发现》一文中不敢确定,只能存疑。舒芜先生曾赐大札,要我再仔细查查。天津社科院涂宗涛先生在1999年7月1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王献唐就是建国后曾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那位著名学者。涂先生是正确的。因为我仔细辨认原抄本的印章“平乐印庐”,和“望行精舍”、“双行精舍”一样都是王献唐的室名。王献唐著有《平乐印庐藏印》一册。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就算解决了。我在《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和《学术界》1999年第5期上发表整理《文木山房诗说》的长文,就把这抄本的“收得者”归还给了解放后还健在的王献唐。 顷读贵刊发表的丘良任先生大作,对王献唐,还说“其生卒年待查”,对“平乐印庐”章,也说“是否为抄书人章,亦难考定”。这个错误的根源在我发表于《光明日报》上的小文章,所以我有必要再次纠正一下。 据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王献唐(1896-1960),名,字献堂,号风笙,晚年自号向湖老人,室号有“平乐印庐”、“望行精舍”、“双行精舍”等,山东日照人。毕业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和青岛礼贤书院文科。历任济南《山东日报》、《商务日报》编辑,青岛督办公署秘书,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副总干事等职。建国后任山东省文物管理会副主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1960年11月16日逝世,终年64岁。著有《公孙龙子悬解》、《临淄封泥文字叙》、《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楚辞新注》等。 王献唐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金石学、版本目录学家,收藏家。然而因为我的一时疏忽,使得他“生卒年待查”,不为世人所知。作为学界后生,我深感不安。恳请贵刊腾出一角,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4.
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是继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之后 ,又一次为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所作的努力。该丛书为开放性形态 ,现已出版了黄霖、吴建民、吴兆路的《原人论》、汪涌豪的《范畴论》和刘明今的《方法论》。 6月 1 6日 ,上海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 3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复旦 ,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座谈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这套著作是目前从横向角度探索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系统特征和整体面貌的最为扎实厚重的力作。近年来 ,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探…  相似文献   
5.
清代闺秀的诗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一个盲点。而女性诗论和论女性诗,是清代文学批评富有特色的新内容。此期女性在明清思潮的影响下,采用重释儒家文化的策略,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束缚,确证闺秀诗歌的合法性,张扬女子创作的积极意义。而我们也应看到,清代女性诗论的一个独特现象,是依然羁縻于四德之下,以德正才,敛才以合德;论诗高标合乎风人之旨、温柔敦厚等原则,尊奉儒家诗教,体现出比男性论者更为严格的道德自律性。尽管一些女性论者参与了清代主流诗学关于性灵和学问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但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脂粉气的有意规避,体现出在主流诗学中,女性的身份特征是遭否定的,女性论者的意识中也存在自我身份否定的现象。在晚近时期,这一现象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6.
明代嘉靖年间黄省曾刻本《谢灵运诗集》是一部重要的谢集刊本,过去学者多遗憾其已不存,然原刊本尚存于上海图书馆。本文以这部诗集为中心,介绍谢灵运诗歌辑补的历史过程,并介绍一部由近代学者陈柱珍藏的,王运、郑文焯朱墨笔批校的谢灵运诗集,阐述其中批、校、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兴陆 《河北学刊》2004,24(6):109-112
一 1919年,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三号<译书感言>里说道:中国的学问和西洋人相比,差不多有四百年上下的距离,但是我们只需几十年的光阴"就可同在一个文化的海里洗浴了".所需的方法是,"他们发明,我们摹仿.他们‘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俯拾即是'.所以我们虽然处处落人后却反而得了个省事的路程,可以免去些可怕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吴敬梓《诗说》劫后复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敬梓的《诗说》,自近代以来 ,鲁迅、胡适等学人普遍认为已不存于世 ,也不见于现代出版的各种关于吴敬梓的著述。笔者近日觅得《文木山房诗说》旧抄本。现将这一发现初步整理 ,并公布于世 ,以期对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讲解《文心雕龙》辨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太炎早年流亡日本 ,在“国学讲演会”上讲演《文心雕龙》由朱希祖等人记录 ,记录稿保存在上海图书馆。本文联系章太炎的其他文章和历代“龙学”研究成果 ,探讨章太炎研究《文心雕龙》的实绩。  相似文献   
10.
周兴陆 《学术界》2007,(1):109-114
《唐诗正声凡例》,是一篇具有较强理论内涵的文字,过去都认为是《唐诗正声》编纂者高棅自作的。但是本文梳理《唐诗正声》现存的明前中期各种版本,发现:现存最早的成化17年《唐诗正声》有两种,均没有《唐诗正声凡例》论诗文字。《唐诗正声凡例》最早出现于嘉靖三年的刻本上,此时距离高棅去世已一百年,不可能出于高棅之手。陈国球先生提出高棅唐诗选本对于明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等没有影响,本文从文献学角度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