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进行北伐的同时进行了西征。西征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三大军事重镇。控制长江中游地区,屏障天京,奠定江南,巩固和发展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西征军在鄂东广济之田家镇和对岸兴国(今阳新县)之半壁山与清军进行了两次大战。这两次战役虽然发生在同一地点,交战双方都是太平军与清军,但战役的特点、结果和影响却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一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和中国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路线,而推行了与之相反的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括红军的建军原则和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两个方面。建军原则主要是:红军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这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第二次王明路线即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斯大林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来源于共产国际、斯大林,是共产国际、斯大林所推行的右倾方针和带有民族利己主义倾向的对华政策的产物。毛泽东曾指出: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①这时他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最右的方针。②另一方面,共产国际、斯大林又为纠正这一错误发挥了其特有的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共产国际、斯大林与第二次王明路线的关系作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我国史学界一直认为:对于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就其主观原因而言,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者应负主要责任。但笔者觉得,如果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党,那么陈独秀等应负主要责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实行绝对集中的领导。因此,要正确回答谁对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必须联系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来考虑,必须对共产国际的观点和政策及其给予中国党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