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大师夏鼐 ,1 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 ,后考取公费出国留学 ,1 935年9月进入英国伦敦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 ,他感到“中国将来之考古学 ,必须以埃及考古学之规模为先范”,于是知难而进 ,决心专攻埃及考古学。为此 ,夏鼐于 1 936年 4月 1 1日写了致梅贻琦校长的这封长信 ,详细陈述自己准备选读埃及考古学的理由 ,恳请准予延长留学年限一年。信中表示遵照校方精神 :“公费生在外研究 ,不必以读得学位为目的”,自己原不拟读学位 ,“极欲早日返国 ,为祖国服务。但欲求有益于社会 ,必须在此间打定相当的基础”。夏鼐获准延长留学年限后 ,刻苦钻研有成 ,获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 ,是中国第一位埃及学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夏鼐主持国家考古研究机构 30余年 ,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 ,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本人的多方面学术成就享誉中外 ,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荣获英国学术院、美国全国科学院等外国最高学术机构授予的荣誉称号。这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与骄傲。夏鼐在 66年前写给梅校长的信 ,字里行间充满着爱国热情 ,现在读来仍使我们受到许多启迪。据了解 ,这封信是在夏鼐先生当年的日记中发现的。夏鼐先生数十年间的日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代初的清华园,是《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镇,一座“世外桃源”。校园中的古月堂,据住在这里的诗人吴雨僧(宓)教授说,便是大观园中的怡红院,虽然红学专家们都不同意这说法。校园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绿荫中露出矗立于小丘上的白色气象台,背衬着蔚蓝的天空。园中还点缀着红砖砌成的大礼堂、体育馆和图书馆,以及几座宿舍和教学楼。教学大楼中教课的有几位当时中外闻名的大师。吴晗同志的治学,便是在这个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是《夏鼐文集》失收的一篇佚文。它是夏鼐于 1 933年冬在陈寅恪讲授的“晋南北朝隋史”课程上所写的作业 ,获得陈寅恪的好评。夏鼐当年在清华园 ,是与吴晗齐名的史学系才子 ,已经在史学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曾应吴晗之约继任《清华周刊》文史栏主任。该文从一个侧面 ,又一次表现他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好学精神。陈寅恪批语所论甚是 ,足征读史细心 ,敬佩敬佩。——寅恪 一月十五日北魏军中有汉人自无疑义 ,但疑多是供运输杂役 ,此其所以异于斗兵或正式之兵邪 ,其有妨农事自不待言也。北魏军中兼有中原汉人在内部应亦如此 ,前所言仅谓其兵之主力非中原汉人而已。《晋书》卷一百一十《慕容载记》:“[ ]乃令州郡校阅见丁 ,精隐漏 ,率户留一丁 ,余悉发之 ,欲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此百五十万人中汉人必颇多。魏承燕业统治中原 ,其征发汉人从军谅亦不异。但据后来高欢推之当是中原汉人 ,主业在耕农 ,其在军中多供属于军事之杂役 ,此其所以非斗兵之故邪。旧史记之甚简 ,盍更详考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