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中国城市边缘居住区发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俊婷  任彬彬 《城市》2006,(5):45-46
一、中国城市住区边缘化的成因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转换,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不断向外扩散.城市边缘区新鲜的空气、阳光、绿地与喧闹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心区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居住社区边缘化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孟霞  孔俊婷 《城市》2014,(2):25-27
正一、引言各城市空间都不能单独存在,都需依靠其所在的区域进行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由区域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构成的双核结构模式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江、沿海地区,京津双核结构则是双核空间结构的典型代表。位于京津双核区域结构下的中点城市——廊坊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其综合发展策略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5.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户外场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物质载体,本研究有针对性的选取天津市17个典型社区的户外文化活动场地进行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居民户外文化活动类型、特征,归纳总结了居民对社区户外文化活动场地的需求及社区户外文化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规划设计、使用维护和管理两大方面对城市社区户外文化活动场地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才集聚是现代区域发展中非常关键的要素集聚,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渤海新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以渤海新区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论的研究视角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对渤海新区人才集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渤海新区人才集聚的动力系统,根据影响力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将渤海新区人才集聚的动力系统分为核心因素系统、主要因素系统和次要因素系统三个层次.深入分析渤海新区人才集聚的各动力因素,最后提出渤海新区人才集聚动力系统的优化对策,以期能为加快和推动渤海新区人才集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内在结构体系的演变体现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居民的健康需求变化。研究基于“全面健康”发展视角,追溯国外社区公共空间理论及实践演化过程,对不同健康维度下社区公共空间的体系结构进行关联性对比分析,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生理健康满足的“单维”探索期、注重人文思想的“双线”发展期、关注生活品质的“多维”拓展期;探究了不同时期社区居民健康诉求调整与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体系演变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由单一物理空间影响向心理、环境、社会等全面健康影响的发展演化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一、生态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般是增加人文景观,减少自然景观.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享用城市的便利条件与优越经济文化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本世纪初召开的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与第三届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主题都是要建设生态城市、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着重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五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设计与规划界探讨最多的词汇,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的城市不仅维护了植物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样,也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渴望:在一种不被干扰、生态的条件下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孔俊婷  孔江伟 《城市》2015,(7):64-67
“蚁族”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社会现象.大城市边缘地区的“蚁族”聚居现象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笔者选择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附近的“蚁族”聚居区——侯台新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调研分析手法,进行深入的居住实态调查;重点对“蚁族”聚居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住户群体特征、住户居住满意度及意愿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总结其现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对未来理想居住环境的意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