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运用比较静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江浙模式”和风险投资的举例分析,探寻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演变过程中角色转换的方向性、规律性,即地方政府与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边界变换过程,并得出产业政策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导向型”转变、地方政府由实物生产要素提供者转变为制度要素提供者、中介组织作为距离市场较近的组织主体取代政府实现市场化和民间化等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2012年起,中国各省市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展了大病保险改革的政策试点。各省市政策推行存在时间差异,为评估大病保险对居民家庭产生的减贫效果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的条件。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微观入户调查数据,排除了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干扰,创新性地使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大病保险对家庭贫困指标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运用多时点DID进行拓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病保险政策会显著降低家庭处于绝对贫困的可能性,一方面通过减少患者家庭医疗开支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大病保险间接提高了家庭的劳动参与,防止家庭因为大病冲击而彻底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因此政策的减贫效应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本文证明大病保险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保障脱贫成果的重要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综合比较后认为:“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因为在这种制度下,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土地和劳动等要素的利用率也较高,从而使农业总产值高速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综合比较后认为:“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因为在这种制度下,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土地和劳动等要素的利用率也较高,从而使农业总产值高速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50-1962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时间段的不同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综合比较后认为1953-1956年的"土地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有利于激励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利用率,农业稳定而高速增长.这给思考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4月 5日至 7日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法学院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在山东大学举办“2 0 0 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院校的1 0 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就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法经济学的发展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等内容进行了研讨。这次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是首次由经济学界学者发起并联合法学界学者共同举办的关于法经济学内容的研讨会。论坛旨在整合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优秀学术资源 ,密切不同学科领域的沟通交流 ,推…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马克思、诺斯和埃西姆格鲁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范式。埃西姆格鲁为代表的新政治经济学派,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做出了综合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史学的努力,在理论体系和观点上表现出向马克思主义史学靠拢的迹象,在分析方法和视角上兼备新制度经济史学的特长。从当前经济史研究中分析工具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计量分析的定量研究,和运用博弈论等工具的逻辑推理,在当前经济史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许正是我们进行经济史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三线建设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发内地、备战备荒的重要建设运动。从科教视角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亟待加强。陕西省是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其科教事业发展深受三线建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体现在,这一时期从省外迁入、于西安兴建了众多高校和研究所,为西安和陕西日后成为西北地区科教中心打下了基础。间接影响体现在,三线建设期间为支持迁入职工的子女入学,兴建了众多附属中小学校,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入学率。教育的普及,为工厂企业培育了合格劳动者,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