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晶  宋俊成 《职业时空》2009,5(1):166-167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特殊规律认知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重视价值关怀这一传统的承继和弘扬,凸现其深厚的人文意蕴,彰显出鲜明的价值特征。同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社会发展的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于一体,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宋俊成 《职业时空》2009,5(6):24-25
金融危机背景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感,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就业援助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体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通过系列政策,建立了高校内部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组织机构,探索了适宜的课程组织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新时期要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繁荣发展,必须坚持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职能完备的教学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党政两个系统合力,才能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活世界理论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生活世界有着紧密的现实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活化的实质,通过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介、创建高等学校生活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5.
在对人的看法上,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影响,但又同时不断地摆脱这种影响,总的趋势是由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过渡到现实的社会的人。费尔巴哈的异化学说只关涉宗教和思辨哲学等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异化现象,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不是从理论上抽取人类的共同性来把握人的类本质,而是从劳动这种人的生命实践活动来说明人的类本质,并发现共产主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思想的进行了革命性改造。  相似文献   
6.
7.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充分认识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创新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二者相互关系,以创新高校基层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以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开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与价值诉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一套价值观念,集中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科学理念与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要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政策社会学的视角看,政治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诱导性因素,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中介性因素。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历史规律,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科政策环境,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科政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学说,而且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经过理论和实践验证了的正确结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着生产力中最根本的要素———劳动者或者说人的政治素质、思维方式和管理能力,从而作用于社会发展;而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足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产力的伟大历史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