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符号岩画大多是在对原物象进行写实性描绘基础上的提炼和抽象概括,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演化而来的具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它具有原物象的特征,但不是对原物象的简单描摹。在贺兰山岩画中,发现有数千幅符号岩画,主要有生殖符号、图腾符号、自然物象符号、“文字”符号、指示符号、数码符号等。这些符号岩画造型简单,程式固定,出现频繁,或写实,或写意,或抽象,或具体,或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具象型岩画相伴而存,形成一幅幅故事性很强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2.
古代贺兰山聚居诸多游牧少数民族,他们在山崖峭壁上创造了辉煌璀璨千古不朽的岩画艺术。符号岩画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大多是在对原物象进行写实性描绘的基础上的提炼和抽象概括,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演化而来的具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在贺兰山岩画中,这些形象化了的符号,几乎占了岩画单体量的一半。主要有生殖符号、图腾符号、自然物象符号、"文字"符号、指示符号、数码符号等。这些符号岩画造型简单、程式固定、出现频繁,或写实、或写意、或抽象、或具体、或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具象型岩画相伴而存,形成一幅幅故事性很强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实物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凝固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上的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狩猎岩画的产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尚武精神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狩猎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也是创造价值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西夏岩画及西夏文题记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西夏时期的手迹和文物资料,借助于古今所编纂的西夏文辞书和历史、民族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夏人活动范围以及在宗教、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在距今7个世纪,先后与宋、辽、金鼎力,统治西北广大地区近200年的西夏王朝,曾经组织领导其全境内的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开展同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突出了民族特色,培养了质朴、诚恳、忠厚、坦率、慷慨的性格和淳朴的民风,实现了党项、汉、回鹘、契丹、吐蕃等民族在西北地区的联合和局部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对西夏、对党项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显学.借助古今所编纂的西夏文辞书,从跃然于山崖峭壁的西夏岩画中探讨党项族社会生活的内容.为我们了解一个全盛时期西夏党项族的性格人生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6.
党项夏国骑射文化的形成,是与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尚武、重勇,党项族在同大自然、各部族的征伐抵抗中,从弱到强,在严酷现实中发展、壮大,使骑射这一历史悠久、内容宽广的传统文化,承袭数百年,贯穿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了无畏、不屈的民族性格,这对今日保护和传承该文化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凝固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上的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狩猎岩画的产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民族尚武精神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狩猎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