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4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公关界有一个最为著名的信条就是:“公众必须被告知”。美国《美利坚百科全书》指出:它是“建立一个组织同既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弗兰克·詹弗金斯在他所著的《公共关系与成功的管理》一书中,干脆将“公共关系”定义为“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艺术”。不言而喻,要“告知”,要“相互了解”,要“通过交流达到理解”,无论如何都摆脱不开对语言的使用和进行言语交际。尽管人们大都知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行业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论毛泽东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语言观的基本观点是:坚持“言之为贵”的认识观念,准确科学地把握语言的本质;充分认识语言的内在规律,注重语法、逻辑、修辞;加强语言词章修养,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提倡下功夫学习语言,“有的放矢”地运用语言;着眼语言的历史发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推崇文风通俗化、简明化。毛泽东的语言观来自他本人语言实践的理论升华,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论何立伟小说语言定居状位的修辞效果常月华,崔应贤当前探索小说的作家群中,何立伟的创作颇具情韵。他“喜欢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两极富艺术个性的文字”,在遵循语法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着大胆的创新超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定居状位变格句式的大量运用即是他小说...  相似文献   
4.
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同为显学,墨子与孔子在经历、社会理想追求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他们在治国之道、认识方法上面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同和异也充分地表现在各自的语言观上。墨子对于语言的关注不单单是社会应用性的,还有基于语言本体的;其语言观的哲学理念是分析性的,往往采取同中辨异的方式,透现了可贵的科学内涵。墨子的语言观显示了我国最早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和成就。  相似文献   
5.
自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以后,“语言”和“言语”这一对各具特定内涵的范畴区分便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尽管索绪尔本人看重的是前者,但人们在审视交际工具的社会效用时却将更多的目光移注到了言语上面。借助黑格尔对该现象的理解:“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言语的现实表现能满足这种“特殊的”“个别的”要求。语言一旦进入具体的场景、  相似文献   
6.
简论词语修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语修辞是修辞的基础。词语修辞的特征,应框限在语言本体范围之内。其中的“语法化”更能反映语言内部的一种规律性,其走向代表了语言发展愈来愈趋于结构形式严密系统化,从而使之具有更严格的规定性;还有“修辞化”现象,首先应注意词类活用,即尽可能多地调动各样的语言单位进入述谓性词语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我们目前只能将这种现象称为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规律。  相似文献   
7.
拿到于全有博士的新著《语言本质理论的哲学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重建》)时间稍晚。然而一旦阅读进去,就确确实实有一种爱不释手,需要一气呵成的感觉。阅读过后也颇有些想法,同样有一种需要诉诸笔端,不吐不快之强烈情感。老实说,自己已有数十年的语言学阅读经历,能让自己产生这种感觉和情感的著述并不算太多。也许这种感受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它有特点,能够引发共鸣却是真切的。一、常中见奇,开拓创新如果光看这部著作的名字,学理上的厚重感似乎很能够得以体现;事实上它也担当得起这个名字。如果按照阅读学把书读薄,再由薄读厚的程序  相似文献   
8.
“从……到……”结构,从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谈及起,到现在,虽说看法繁多,但大体上说来,可分为三家;以黎锦熙,邢福义为代表的联合结构说,这一家则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黎锦熙、刘世儒为代表的“从”“到”两词为连词的连词说;一类是以邢福义为代表的仍把它们看作是介词的介词说。第二家是以张寿康、张文周为代表的介词结构  相似文献   
9.
公关言语,涉及领域广。从文体形式上说,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书面语里边,也有“给说话用”或“不一定给说话用”之区分。前者如演讲稿、解说词,后者如新闻稿、请柬等。这些不同的类型体式,具有普遍性的基调,这就是规范、平实、简洁、文雅。规范,是社会用语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职位达30年之久的艾略特博士指出:“我认为,在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的言语交际里边,表现个人言语行为的不敢说、不会说或说了不够检点的现象真是屡见不鲜。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生”等陈旧观念,仍时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生活面的狭窄,再加上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作祟,使得一部分人时时紧锁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能对他人敞开。与此相反的另一极端是,将言谈看作自发、任意的行为,跟着感觉走,仅凭一时的情绪进行无节制的表述。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