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昔日北京有不少家喻户晓的小吃,由于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很多早已消失,有的也很少见到,粗略计算不下百种.这里仅举数例,让那些逝去的美味在回忆里飘香.  相似文献   
2.
澡堂子忆旧     
清洁卫生是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古人讲究沐浴更衣,我国很早就有了沐浴行业.南宋时就有浴堂业,时称"三香水行".元代北京就有了浴室,但开办浴室的人多是寺院僧人.到了明永乐年间,北京浴堂业开始兴盛起来,宫廷设"混堂司"机构,专门管理"沐浴堂子","凡内宫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并有专人擦澡讨赏."当时浴室简陋,"窗糊油纸,壁置油灯."门前挂有幌子,浴室的门前有一副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  相似文献   
3.
北京崇文区的金鱼池大街早已消失。原来它长不到二里,东西走向,街南边是天坛的外墙,街北边即是全国闻名的龙须沟,西从精忠庙街南口起至北天坛根,即  相似文献   
4.
我在龙须沟边上长大,而今龙须沟的景物早就消失了,可它活在我的脑海里,夜里睡不着的时候,当年龙须沟的生活便一幕幕展现出来,像放电影似的……  相似文献   
5.
烧饼而今的烧饼品种非常单一,过去可是有吊炉烧饼、马蹄烧饼、螺蛳转、肉火烧等.烧饼在元朝时就开始流行了,从烧饼铺一过,老远就闻见烧饼的香味儿.烧饼要用半发面团擀平伸长,抹上芝麻酱,撒上茴香、椒盐,卷起制饼,外粘芝麻仁,经烙烤,脆香可口,层数特多.  相似文献   
6.
深入人心的古典文学名著,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流传着相关的歇后语,特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名著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永远活在人们的口头和心里,歇后语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崔金生 《北京纪事》2010,(2):108-109
解放前,天桥的摊贩甚多,各类货物云集。多数摊贩弄虚作假、欺骗游人。笔者居天桥多年,多年观察,印象很深,特选几个摊位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川堂院旧话     
从解放前到上世纪80年代,我一直住在川堂院.这条胡同在前门外山涧口内.胡同不算大,在一般的北京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别看它小,解放前可有名声,穷苦百姓一提到它,脊梁骨都冷,那真是既怕又恨.  相似文献   
9.
崔金生 《领导文萃》2008,(8):129-133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他有可能是鸟人。有能力的员工未必是好员工,他很有可能也是一个长翅膀的鸟人。  相似文献   
10.
“挑水的回头——过景(井)了”。过去北京带“井”字的胡同最多,因为当时吃井水,处处都有“井窝子”。专门送水到户的人,称为“挑水的”,是一种职业。这句歇后语一般形容年纪大的人,做事不如从前了。过景了,是用井的谐音“景”来表示年景,非常形象。挑水的从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