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中世纪末期,欧洲的经院哲学家分裂为两大营壘:即一方主张实在论,而另一方主张唯名论。他们同是拥护基督教义,同是利用希腊哲学把基督教义加以合理的解释。然而他们说法不同,在概念的性质上或共相和个体的关系——这一个中心问题上,他们具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大概  相似文献   
2.
照史学会研究的活动计划,应该经常作些报告,但因没有时间,故一次也没有举行。这一次也很仓促,一点准备也没有,恐怕报告不好;平时对各校历史教学所发生的问题,知道的很少,报告深恐不合实际,只是凭空的讲述,很觉抱歉!  相似文献   
3.
清初学风一般趋向經世致用,而尤其是顏李学派更为突出。在几个大师中,如黄梨洲,以刘莪山的继承人自命,极力拥护王学;如王船山,以张横渠为宗,而对于程朱仍相当推重;如顾亭林,虽然一般反对宋明人高談心性的学风,但对于程朱也还保持客气。却只有颜习斋,斬拔特出,横絕一世,不仅程朱陆王,而且汉唐宋明,都一概反对,高树三事三物的旗帜,而专走实习实行,經世致用一条路。他毫不客气,对于千百  相似文献   
4.
李卓吾与左派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吾是晚明思想界一位怪人。其生平行跡,有前几年「双手打孔家店」的吴虞老先生著了一篇李卓吾别传,特别表章他,这里不必赘述了。只是这位怪人的出现并非偶然,他和左派王学的关系,不可不谈一谈。什么是左派王学呢?左派王学乃是指陽明门下王龙谿王心齐两位大师所领导的学派而言。当明朝中叶,因袭数百年的程朱派道学,渐流为时文化八股化  相似文献   
5.
漫谈毛西河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次,我在北京厂甸旧书摊上看到一个破抄本,书皮上题着《大学知本图说》。拿起一翻,啊!这个著书人还听过刘蕺山讲学呢,有来历。再往下看,啊呀!“予尝谓讲堂之设,不宜讲诚正之学,而宜讲治平之学……”。这样惊人的议论,不简直象清初大师们大讲经世致用的口气么?这究竟是谁呀?当时我正研究明末清初那一段思想史,有这么一个想法:清初学风是晚明学风的一个否定,但又不是简单地否定,而实在也有些积极的因素被正面继承下来,从王学到反王学,从道学到反道学,  相似文献   
6.
辛亥杂忆     
(1)从一首回忆詩談起一提起辛亥革命,很自然地联想到在中学时影响我最深的一位老师刘粹軒先生。当1926年革命高潮中我的思想很感震动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詩:“忆先师刘粹軒先生”。現在再回忆,就从这首詩談起吧。詩的原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关于王船山的自然观,大家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唯物的。至于其历史观呢?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就有分歧了。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一下子谈清楚。如果说他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而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这样显然陷于自相矛盾;反之,如果说船山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则在马克思以前,还不好这么说。  相似文献   
8.
《张载集》要整理出版了。我想在这个序言里边提出我对于张横渠思想的一些看法。张横渠是理学——或者说道学——的创始人之一,向来以周、程、张、朱,或濂、洛关、闽并称。但在理学中,横渠的关学,和后来成为理学正宗的程朱学派,又显然有些差别。因此,研究横渠思想,首先必须把它放在理学范围内,作为理学中的一派来看;同时也必须指出它和程朱派的正宗理学有些根本不同之点,而予以区别对待。过高估计横渠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抽象继承法",大家讨论得很久了.这个说法的根本错误,在乎它特别强调什么"抽象意义"或"一般意义",把一些笼而统之的空概念,当作万古不变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但是这个抽象继承法,恰好就偏叫我们往那抽象的圈子里面钻.这分明是两条道路,两个方向,两种学风.有一种传统的抽象崇拜思想,似乎认为把道理讲得越抽象越好,越笼统,越不着边际越好.连清初那位大历算学家王寅旭,也还发这样的议论:"古之善言历者有二:易大  相似文献   
10.
記得二十几年前,有国民党某要人,在北京大讲其所謂“物观”哲学。听說某一次,他引經据典地讲,中国哲学从来就是唯物的,如大学上說:“致知在格物”,程明道也說:“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妙論!程明道也成唯物論者,不知道中国哲学史上还有誰才算唯心論者?他的意思无非要說唯物論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