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基于汉语拼音生成的、以英语单词为形式的生造词.它们普遍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背景,其生成和理解机制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以这类生造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构词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并利用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人们在创造和理解这类生造词时的几种不同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波德莱尔的作品多以沉重阴郁为基调,但他的诗歌《遨游》却描述了一个可爱的世界,流露出幸福的感觉,引得不少读者想要对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一探究竟。运用主题批评法解构作品表层系统,从视觉、触觉和味觉三方面着眼,重组全诗意象,重构深层系统,可以发现诗人并非改变风格,也并未扭转内心之颓败,而只是在理想与现实中摇摆而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