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勒维纳斯思想中的"他者"产生于现象学的语境,但是它却被一种逃离现象学的愿望引导,"他者"不再作为"主体"的反证出现,而是成为主体得以存在的一个维度,显示出主体的被给予性.正是由于他者的呼唤,存在者才能出离物质性存在,才能被召唤为"主体",因此"主体"的初始位置就被安放于对他者的愧歉之中.这就要求主体面对他者时必须担负起回应的责任.责任不仅先于对话,而且限定了对话的姿态,此处主体也即"伦理主体".勒维纳斯从主体生成的角度论证了对话伦理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福柯》一书中,德勒兹提出了"主体化的四种褶皱"之说,这与福柯在《快感的享用》中提出的主体化的四个层面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是对福柯观点的提升与扩展。借助于"褶皱"这一拓扑学形象,德勒兹将自我与外在联系在一起,将主体看作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消解了主体的内在稳定结构,藉此考察不同文化和技术语境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化类型,分析它们诞生的缘由及其方式方法。这为我们反思当代技术环境下个体与电子技术所结成的新型主体提供了可资参照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3.
德勒兹反对结构主义语言模式,认为语言的少数化或者弱势化是文学革命的条件。以此为基础,德勒兹提出了文学机器、少数文学、让语言自身口吃的观念。三者从语用学的层面揭示了语言内部纠结的权力结构以及对抗的出路,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德勒兹的文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典型的语言褶皱运作方式,语言的少数之变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先锋文学作品的革命性,从微观政治学的层面重新认识个性化语言风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品牌构建的镜鉴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品牌策略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各国的城市经营者所重视。随着大竞争时代的来临,城市间竞争加剧,城市品牌建设就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经营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品牌的基本概念,以首尔和香港为例介绍了城市品牌建设的一般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部署、品牌定位、广泛宣传、品牌联动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北京城市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超现实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它继承了达达主义"肢解现实"的破坏力,以"改变生活"为战斗的号角,要破除一切思想上的迷信,揭开工具理性指导下的盲目乐观的面纱,以艺术理想反抗现实的物质化。通0过拼贴、自动书写、集体创作实验等方式,超现实主义者发掘出个体的真实欲望,打开了无意识领域的门扉,拓展了艺术表达的主题,同时也为艺术批判性地超越物质化的现实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