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教育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以尊重为教育原则和方法建构和谐教育氛围,尊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尊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将尊重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广义地理解应该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高校党校的建立和发展加强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推动高校理论队伍建设,教育培养党员领导干部,教师、政工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等方面,高校党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结论.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未竟事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和发挥了这个思想.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了我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任何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中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有着一系列的深刻论述。这些论述说明,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绝非等闲小事。要大兴学习历史之风,正确地认识历史、现在和未来;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6.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力,要坚持和贯彻马克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和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高举“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高师院校增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职业素质包括学历水平、服务观念、人格魅力、专业基础和教管能力等五项基本要求.求真务实地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必须落实"以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设有利于教师提高职业素质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稳定是指社会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良性运作状态。保持现代社会稳定是一个协调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历史运动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扩大政治参与。1 第一,人民的政治参与是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引发新的利益分化和重组,导致旧有利益格局的崩塌,形成新的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同时,由于市…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其共同特征表现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认识和运用规律,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视野来思考高校德育的改进,应依据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发展新理念。祭紧围绕培育德育主体这个目标,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维护学生的德育主体利益,促进和实现德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