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3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托尔斯泰本人拱形结构说也没有得到学界更好的理解。本文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结构方式“异史氏曰”入手,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进行读解,指出并论证了小说中列文故事对安娜故事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形成了小说中望不到拱顶在哪里的拱形结构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以其鲜明韵艺术形象,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揭示了一个永世不磨的真理:要革命就必须批孔,不批孔就无法革命。  相似文献   
3.
一法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公元一○三一年——一○九五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从二十四岁起,先后作过地方小官。一○七○年起,在中央政府任要职,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一○七一年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一○七二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一○七三年察访两浙农用水利,促进两浙水利和围田工程的兴建;一○七五年察访河北西路,加强了边防军事设施,同年,兼判军器监,使军器质量显著提高,产量成十倍的增长。在此期间他曾任三司使,管理财政,坚持减免下户役钱;他还曾出使于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一○七七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第二年)被贬至宣州(今安徽宜城)任知州。一○八○年,主持延州(今陕西西安)军事,屡立战功,后屡遭贬谪,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到澜州(今江苏镇江)梦溪隐居,直到六十五岁逝世。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石船山麓,故后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当时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满洲贵族又勾结明朝将领,打败农民起义军,建立了清朝政权。  相似文献   
5.
《诗经·卷耳》抒写采摘、登高饮酒诸事 ,长期以来 ,论者惑于二事不能同为男性或女性所作 ,致使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众说纷纭。本文从考察《诗经》时代婚姻制度、社会风习等方面入手 ,论证《卷耳》主人公应是一女性  相似文献   
6.
从审美角度对当代童话创作进行动态考察,认为:注重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统一,作者创作心理从成人本位回归到儿童本位,童话性格塑造的审美空间的扩大,在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上力求丰富化、多样化,是当代童话创作的审美趋势。文章还指出了当代童话创作过多的“洋味”和打斗场面以及五花八门的新名词等不足,并呼唤产生更多的有审美品位的童话精品。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成为当今高教改革中探索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同时,指出必须以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并就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南阳师专是在1951年筹办的中等师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建校近4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11000余名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1978年恢复师专以来培养合格初中师资6121人,专业设置由原来的五个发展到十二个(中文、历史、政教、外语、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在校生2201人,成人函授生833人。在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本地基础教育发展及经济建设的实际,以培养合格的初中师资作为根本任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曲江》一诗的主旨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对诗本身的分析和对它历来众说纷纭的解释的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诗人在诗中营造了一种为时间关系所组织的框架,一切合适的情感都能在其中滋长。诗人所感伤的,是不可悔改的过去、无法正视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对我国先秦时期盛行的献诗、采诗、引诗、论诗等诗歌接受活动和“诗言志”、“赋比兴”等诗学概念的演变作了具体的分析考察,不仅阐发了其中所蕴含的极有价值的接受理论思想,也揭示了先秦接受理论的早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