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是紧紧围绕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展开的。从15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至今天的400多年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大体上已经转变了6次政府管理模式,走过了若干个干预—放任—干预—放任的轮回。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将成为政府形态不断演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正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和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了科学地认识这些问题 ,本刊约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教授、副教授 ,从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协调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 ,对如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75周年张丽曼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结构功能分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原则。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建国以来中国政府管理模式三次历史性转型的主要特征 ,初步探讨了内部分权式转型、职能转变式转型和行为规范式转型的原因、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 ,指出实现公共管理意识的根本转变 ,需要进一步克服全能型政府的“政府万能论”和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 ,致力于民主和法治相结合的公民社会建设 ,才能在由全能型政府向效能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新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政府活动必须与国家本质保持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府本质的过程中 ,揭示了政府与国家在阶级本质方面的一致性 ,并为未来新社会正确处理政府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 ,这就是政府活动必须体现国家本质 ,政府组织形式必须反映国家本质 ,必须防止政府活动脱离国家本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政府应当是积极而有限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公共管理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基础上的公共管理都需要积极而有限的政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政府,既不是无限膨胀全职全能的大政府,也不是最弱意义上的尽量不管事的消极政府,而是积极有限并且有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关系的多样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政府自身改革的艰巨性,是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主要原因,也是行政改革的难点所在。如何克服难点,政府如何真正转变职能、改变管理模式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行政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应当以长期作战的胸怀和眼光努力解决好这些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城市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城市行政管理性社区治理体系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崭新的公民自治性社区正在兴起,从而改变传统的社区制度的供给与创新模式,形成政府管理与公民自治互动的新的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体系.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构建崭新的公民自治性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马克思在揭示国家的阶级属性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国家与社会矛盾对立的一般属性.马克思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带根本性的任务,就是积极创造条件,消除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和对立,把本来属于社会和人民的权利归复于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