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掌控创业期     
张兆林 《经理人》2000,(1):46-48
许多失败本质上是一种理念的失败。好比企业首领背对着前方驾驶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尽管一路披荆斩棘,然而一旦风险到来就会有致命结果。  相似文献   
2.
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关到一个房间,在房间里放一个可达屋顶的梯子,然后在梯子顶端挂上一串香蕉。实验开始,6只猴子拼命冲向屋顶的香蕉,但是当第一只猴子几乎要碰到香蕉的时候,实验人员就用冰冷的高压水枪冲击这只猴子,直到它最终放弃。如此一段时间后,所有的猴子都放弃了尝试。接下来进行实验的第二部分,实验人员用外面另一只猴子替换了房间中原有6只猴子中的一只。当这只猴子进入房间后,它发现了香焦,于是一下子冲了  相似文献   
3.
校园美化工贯彻"文思光被"的原则必须做到关心并尊重师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必须精心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利用其符号意义,彰显其超越本身拙朴形态的深远意境;必须研究校园环境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功能:必须注重校园的生态建设,构筑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草木贲华"的美化境界.  相似文献   
4.
5.
偶得     
人若浮尘命由天. 挣扎翻若终归原。 不识身侧为何物, 只缘君心未入禅。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的思想观点一经提出,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十七大上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的创新与继承、中外文化,弘扬主旋律与贯彻“双百”方针、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覆盖率与文化监管、人的文化建设主体与文化消费享受客体等六大关系问题,才能进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承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分民间手工艺存续及传承的核心.当前,学术界关于传承人的研究多停留在主观的理论保护想象上,未能从其主体地位、社会角色与手艺人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来反映传承人群体内部的声音,未能将其置于乡村生活的大舞台中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乡村手艺人的视角审视其自身传承的民间手工技艺及其在当今的境遇,努力知晓传承人如何看待其自身、传承的项目及其他,通过被保护者的视角审视我们的保护工作和部分民间手工技艺的境遇.这对我们反思业已开展并规划今后一个时期的保护工作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案例简介:本期案例针对A公司上海管理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众多企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这个案例真实并具有参考意义。对现状的分析1 缺乏明确的战略:上海总部仅有每年利润目标,年初制定当年要上缴的利润而没有制定一个发展战略。由于缺乏战略管理,上海总部的工作被动地适应市场,缺乏前瞻性。2 人力资源管理与总部发展不相适应:上海总部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工资、奖金及档案管理。当各  相似文献   
9.
张兆林 《学术交流》2006,(6):168-171
中西方关于和谐社会的畅想是人类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四大文化意识范畴;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畅想分为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集中展现为哲学与美学相统一的“理想国”、虚幻的永恒和谐的“上帝之城”、文学浪漫气息浓郁的“乌托邦”、唯理论阶段的“理想社会”及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价值追求”等丰富多彩的论述、梦想、设想和实践。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畅想的丰富思想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优秀沃土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