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政策中历来探讨的热点话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结构性就业难的局面,具体表现为就业的供需失衡、总量失衡、个人偏好以及社会偏好失衡。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在于现代加速逻辑下的异化、社会层面唯文凭主义的强化、产业转型中的岗位失调和群体压力下的趋同选择。结合结构性就业难的内核原因,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营造合理的人才竞争环境、打破唯文凭主义的强化、助力缓解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供给失衡以及创设系列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进而才能逐步化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就业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由朝廷官员参与撰书的墓志,是探究明代秦藩与朝廷官员社交状况的重要文献。从墓志中可以看出,秦藩与部分撰书官员存在着长期的请托关系,撰书官员内部也互有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固定的“撰书圈”。秦藩墓志的撰书官员多为异地任职的西安府籍人士,且多为离任还乡之人,这表明藩禁政策在明中后期仍旧是限制秦藩与官员交往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秦藩与撰书官员之间的交往,也同时呈现出对藩禁的有限突破以及关系多重交错的特征。这意味着明中后期朝廷对宗藩的管控力实际上趋于式微,秦藩已经在封地构建起更为深入而多元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