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景仁去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谋生,由于个性的狷介和不着意于功名,使他郁郁不得志,穷愁以终。和早年比,他在北京的诗作内容和风格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诗歌技巧有所进步,并保持了熔铸诸家的优长。如果天假以年,他将有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教师资格“国考”规定了师范生的培养方向,给高校引发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取向认识不清,甚至在提升素养与考试先行之间来回摇摆。实际上,这二者是可以统一的。本文针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指出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国考”的要求不相符的地方,进一步分析了背后隐藏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几社是晚明江南的重要社团,其重要性仅次于复社。与复社强烈的政治性比,几社的立社目的在于文艺与学术。这与明代松江地区的士风传统及董其昌、陈继儒等名士的远离政治的态度有关,并与邻近名人徐光启经世致用的学说有关,当时松江地方官方岳贡也为之提供了相应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承宇 《职业时空》2009,5(5):111-112
随着我国招生政策的变革,普通高校对口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对口生已成为普通高校学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对口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困难重重,这部分学生群体没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学前专业对口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明之暴政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士论严苛,士人宝爱名节,为名节所累,甚至为名节所杀。在明清易代的变革中,更简单以甲申、乙酉二年是否殉国为判断忠与不忠的唯一标准。求生即意味着生存困境与道德困境,表现对人性极大的忽视与践踏。云间派五位重要成员——夏允彝、陈子龙、李雯、宋徵舆、徐孚远在明亡后抉择不同却同为士论严苛所左右,谱奏出一曲人性的悲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