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进行了艰难的教育与改造,并且对其实行了宽大处理.这些战犯回国后对中国念念不忘,中国印象在他们的感恩情怀下得到了提升,它是人道与正义的象征,也是革命与和平的代表,他们带着深深的负罪感讲述着自己的中国体验,期望日本民众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并为实现和平而努力.这为战后日本民众正确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亲"的语用分析并结合语义学,探讨"亲"的传统用法与在网络语言中的新用法有很大不同,并阐明在不同语用环境中,"亲"的语用效果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当年曾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们对延安难以忘怀,延安随着他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与接受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同是外国人,这与西方人对延安的认识又有巨大差异。考察延安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变迁,既可以了解延安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探寻外国人的战争文化心理对延安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尤金、奈达(Eugne·A·Nida),美国现代翻译家,翻译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四次来华,与天津外国语学院金隄教授合著的《论翻译》(On Translation)一书出版后,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奈达翻译理论有许多独到之处,使中国翻译界耳目一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