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价值评价是对价值关系的直接反映,人的价值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人的价值评价尺度,本文从人的价值的内在规定出发对影响人价值的评价尺度的诸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确立人的价值的评价尺度必须坚持社会尺度与个人尺度、主体尺度与客观尺度、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张筱薏  李勤 《学术论坛》2006,1(9):35-38
传统经济学奠定了对消费的最初界定,即消费即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然而,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离开使用价值消费的经济学视角才能深入到消费的本质,消费文化就是对使用价值消费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在消费主义流行的时代则走到了一个极端,又带来某种后现代的弊端。文章以此为线索,厘清了消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并力图梳理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3.
张筱薏 《兰州学刊》2013,(5):184-188
从人学教育角度来进行消费教育,就是要从人的塑造过程中改变消费主义观念建立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学说给出消费教育的人学线索,应该从人的社会化、人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人的世界公民意识、人的环境正义感道德心以及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进行消费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消费社会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消费自主权和消费选择的自由,推动了消费的大众化和民主化,鼓励了个人主义的滋长,符合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但从更深刻的层面看,消费主义与自由并无必然联系,消费主义本身未能从消极自由的角度保证"免于干涉",甚至更暗中阻碍着人的自主自决能力的发展。因此,追求自由的路径在于引导人们远离消费主义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总体的人"的论述,蕴含着"整体性"的特征,"总体的人"是在社会关系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整体的历史进程中生成的,而马克思对人的实现的最高期望中蕴含着时下流行的生态学意识,总体人的特质与生态主义的整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价值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从人的本质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出发可以追溯到价值的源头--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人本身.透过波普尔三个世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世界:人是价值目标本身,而世界1和世界3则是人使自己趋于完善赖以实现的手段.而世界1和世界3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实现,依赖于人的活动.正是人的趋向于自我完善的本性,使人的活动穿梭于世界1和世界3之间、赋予整个世界以意义,并使人成为价值之源.对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世界的自觉、提出人为本,是对被遮蔽的价值世界本源的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背景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从短缺走向丰裕,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决定消费";进入丰裕社会后,"消费引领生产".同时隐匿于其中的深层逻辑则是"生产对消费的控制".与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对消费的制约性支配不同,丰裕社会中生产对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控制,即资本为了追逐利润而以文化控制的方式对消费进行操纵.为此,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关于生产的支配作用的观点来解释现代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是马克思的深刻见解对我们今天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