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丰富和发展、文章从政治学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政治观的含义及其形成,邓小平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政治观的重大意义。认为坚持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而公权腐败是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天敌。公权腐败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头脑中的私有观念。它的存在和蔓延侵蚀着党和国家的性质,破坏着社会和谐,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和根本的利益。因此,党必须下决心、花力气防治公权腐败。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严罚腐败分子,充分发挥经济处罚的独特优势,使公权运行于阳光之下。  相似文献   
3.
英美两党制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之一。它起源于英美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并分别与议会君主制和总统制两种政权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各具特色的两党政治。随着英美近现代在世界上大规模扩张,英美两党制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对英美两党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才能了解两党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表现为一定的方向。当我们党在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为人民群众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后.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成功.无产阶级的大业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5.
"和而不同"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其思想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表明,"和而不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用民族文化诠释了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思想,而且还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原则.因此,深入研究、挖掘和赋予"和而不同"以时代内涵,对于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三大历史时期总结出必须长期坚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三大理论成果,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缺一不可的三大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为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执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的新理论。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能够在新的世纪里沉着应对风云变幻的新形势,战胜前进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对迅速增长的私有财产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家因缺乏系统管理私有财产的措施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方位的对私有财产实施管理的结构和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英、美政权形式的差异比较张觉力当代世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都是按着英国议会君主制和美国总统制这两种三权分立的政权模式建立起来的。因此,比较分析这两种政权形式的差异,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两种政权形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长期表现为粗放型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模式,尚未实现向市场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它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状况越来越不适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尽快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运用市场机制开发人力资源,既是我国经济由落后变先进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