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中国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增长与区域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不平等是加剧了还是减缓了的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本文用1985-1991年间县级有关资料,分析了农业与非农业发展对区域间不平等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县域间非农业发展较之农业发展更显不平衡。因在农村总产值中非农业份额日益增长,导致农村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分析发现,农业增长呈现绝对趋同的趋势,而非农业增长则呈发散趋势。非农业部门的发散趋势可由其对城市经济的依托和对人力资本的依赖得到解释。在农村就业不足的推动下,非农业与农业显示互利作用,因此,农业不平等与非农业不平等互相强化  相似文献   
3.
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玉生 《社会》2009,29(1):37-65
中国宗族制度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和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这种传统的文化规范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强大的国家机器毫不妥协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复兴的宗族网络支撑着古老的香火观念。虽然计划生育的严格推行大幅度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本文所分析的村级数据却发现宗族关系越强的村庄,其生育率越高,从而揭示了非正式规范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软化刚性的正式制度的。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在划一的教育体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出笼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的实现又提出了新的历史挑战。创新教育也就成为主体性教育理想实现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普查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范围广、要求高、困难多。尤其是入户登记工作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它是经济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采集普查数据的最重要环节,是搞准普查数据的必由之路。本人结合历次普查的实践经历,就如何做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提出浅显之见,供三经普工作者参考。一、正视登记难度,为入户登记做好思想准备经济普查入户登记的主要难度,一是有的普查对象对经济普查认识不到位,一部分小规模企业和个体户对经济普查还不够了解和支持,特别是财务资料不健全的,对普查员的询问不认真回答,经常是需要普查员深入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谟提出的因果问题影响了两个半世纪的科学哲学讨论,即人类如何从有限经验观察推论必然因果关系?密尔从方法论角度阐释了因果推论的逻辑,指出只有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经验相关才能推论因果,为现代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奠定了基础。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中应用有限,更为常用的是观察数据统计分析和个案数据定性分析。复杂统计模型用统计控制模拟实验控制,也能有效检验因果命题。定性分析是理论与经验的反复碰撞,有利于提出新理论或新假设。本文强调,因果解释一定包括机制解释,而机制解释一定是理论解释。因果理论不是对经验相关的简单归纳,而是思想飞跃。检验因果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从理论演绎因果命题,再演绎相关假设,然后用统计数据检验之。最后讨论整合理论、定性、定量的三点定位原则。  相似文献   
7.
“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中国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讨论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旨在分析讨论西方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论范式。通过分析总结国际一流社会科学杂志之范文,本文勾勒出经验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部分: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这种范式反映后实证主义逻辑,我权称其为洋八股结构。文中重点分析问题、理论和假设三股,讨论提出好问题,做好文献分析的指导性原则;强调假设乃连接理论与经验之桥梁,并分析建构假设的几种常见策略和形式。最后,讨论了洋八股与本土化之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