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于封建道德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外显的特征.由于鲁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及其实际上已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角色,道德批判同样是鲁迅思想革命的主要内容.鲁迅道德批判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世俗人生的各个方面,饱含着深湛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性.其中鲁迅判断事物和道德观念的价值准则也被完整地呈现.这些,对于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话语类型与实践 ,是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途径。从 2 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话语类型与实践经历了从政治—进化型、文化—审美型到多元 (以现代性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为代表 )话语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办学条件的调查与思考刘向信,徐文广当前,办学条件紧张,经费不足,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而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高校办学条件具体情况如何,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逐步克服当前的困难。围绕上述问题,我们进...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代的"文艺自由论辩"是以胡秋原、苏汶等为代表的"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与以左翼陈营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交锋,胡、苏以文化自由主义的宽容性和审美性拆解对方的"武器论",左翼则以政治性、工具性规定文学的功能和创作;一方执著于文学的本体自由,一方坚守着文学的伦理自由.这是两种文学观念、标准的对立和碰撞,是一场错位的文学对抗.  相似文献   
5.
徐文广 《齐鲁学刊》2003,(2):128-129
抗日战争唤起了人们的民族忧患意识 ,整个社会的心态是激昂亢奋的。作为社会心态与作品文本中介的作家心理与社会心态保持同步并有前后期的变化 ,表现为对文学功利性的强调和情感的强烈外溢 ,呈现为作品表达的时效性和情绪化 ,这又内在地与作家原有的写作观念、方式形成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