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何其芳早期诗歌是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体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圆融结合的意义。文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描述其文本表征,揭示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戴一菲 《学术研究》2023,(11):170-176
于兴宗建涵碧亭景观,请人绘制成图,刘禹锡据图作《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涵碧”经过了由景到图和由图到景的两次传播。其后,“涵碧”多以景观为物质载体在文人群体中被广泛使用。传播过程中,“涵碧”以其审美视觉特性完成了景—图—诗的准确复制,因刘禹锡的名人效应,生成了特殊的文化意义,建立了为政清明与“涵碧”景观之间的正向联系,并使文人雅趣在历史积淀中不断深入和强化。  相似文献   
3.
戴一菲 《江淮论坛》2007,(2):142-145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和《布鲁姆兹伯里派》是其不同时期的著述,文章试从二者的关联性角度,选取五个关键词解析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