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湘舸副教授是湘潭大学最早的也是我国第一批毛泽东经济思想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较为全面地搜集和系统研读了毛泽东同志所有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和论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毛泽东经济思想与经济哲学》一书集中反映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这些研究成果。我初读之后,深感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以较为翔实的资料为依据,不囿于世俗成见,不回避困难问题,大胆提出和阐明了许多重要和新颖的见解,使人读来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不适应),由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对这个规律,我们往往作出一些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理解,禁锢自己的思想。例如,似乎只有矛盾(不适应)才能推动社会发展,适应是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上,所谓适应,就是容许社会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只是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矛盾斗争不同罢了。这个例子说明,四人帮叫嚷“对立统一规律应改为对立与斗争规律”,否认对立面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对改善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将质量思想教育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各种文化形式及其活动中去,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明确提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职工质量意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讨论不够,意见尚不统一。略述浅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中的范畴(及其判断和推理形式)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形式发展出高级形式的先后顺序安排。《资本论》总结构的中心范畴是资本。《资本论》中按照上述次序先后出现的各个重要范畴如商品、货币、剩余价值、工资、积累、循环、周转、市场(实现)、利润、利息、地租(超额利润)等重要范畴,都是对于资本的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6.
商品矛盾只是资本矛盾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它潜在地包含着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但它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因此,对商品矛盾到资本特有矛盾的转化以及资本特殊矛盾的经济内容,必须细致地加以分析和阐明。1 一般的货币转化为特殊的资本货币是商品矛盾发展的最后产物和尖锐表现。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从历史上说,是两个伟大生产时代的转化,但从逻辑上说,则是从资本矛盾的一般性到资本矛盾特殊性的转化。历史的转化与逻辑的转化是一致的、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在《导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马克思一开头就指出,当我们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考察某一个国家的时候,实际上存在两条不同的道路或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具体整体到抽象的方法;一种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整体的方法。马克思认为:前一种方法“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起来,这是错误的。”“后一种方法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对此,人们一直议论纷纷,分歧很大。下面就其中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资本论》中的矛盾分析法,已经研究得很多很深很细,我想根据近年来学习《资本论》的体会,重新谈谈这个问题。 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矛盾浩如烟海。  相似文献   
9.
<正> 《资本论》(指一、二、三卷)是一部完整的理论著作。列宁说:“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7页)所以,《资本论》“只需要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组织,在它的可说是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资本论》第三卷第939页)因此,它采用的方法只能是理论的方法或者逻辑的方法。这是应当首先肯定的。所谓理论的或者逻辑的方法,就是“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页),也是不同于对世界的具体历史的掌握的。这种“专有的方式”就是头脑从世界的既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的回顾与任务 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热潮的推动下,曾经出现了一个学习《资本论》,研究《资本论》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可以说,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现在还站在《资本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少就是那时和稍后一段时间培养和成长起来的。我国有成就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不少也是从精通《资本论》起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