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国内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也是新时代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理论支撑.深刻理解"双循环"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强大并富有韧劲的"双循环"新格局,是我国"十四五"及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笔者侧重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双循环"新格局建设,基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动态转变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透过近年来国际贸易单边主义和技术封锁本质及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等引发的外部环境变化,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崛起的推动作用,总结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探讨新时代我国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技术创新推进"双循环"新格局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与持续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全球性经济贸易衰退已经不可避免。面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新兴市场体量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等一系列持续演变的风险和挑战,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局势的战略定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归纳梳理中国已经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基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探讨创新发展格局必须立足于"内循环"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机制,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战略意义,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