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率是评价职业中专的办学水平、检验职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良好的就业率也是职业中专办学的最终目的.然而,许多职校在学生的入口和出口考虑周到,非常重视,却忽视了教育教学环节这个至关重要的部分,甚至出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结果的严重脱节,造成就业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被淡化、忽视的局面,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就业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是它的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史上导致了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正义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会正义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公正对待、医疗保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正确解决.公共健康的维护本质上依赖于公共政策,政府必须从制度设计方面着手解决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公共健康伦理的学科定位 在国外,公共健康伦理学是在生命伦理学的羽翼下孵化而来的.生命伦理学产生于加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在生命伦理学产生的最初几十年中,很少运用到公共健康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实验是普通生态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内容陈旧简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为此,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放实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语言中,价值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形态。主客关系模式是诠释价值本质的合理方法。哲学价值论意义上的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效用。主体的需要是价值产生的最终根源。心理分析是哲学价值论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价值是难以用货币来计算或者根本不应该用货币来计算的精神价值。非物质价值货币化是货币功能对非物质领域的僭越。非物质价值货币化与中国现代化密切相关。商品货币关系的泛化导致非物质价值货币化。非物质价值货币化的实质是非物质价值的商品化。非物质价值货币化既是市场化改革的吊诡,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围城。非物质价值货币化导致社会生活全面物化,严重腐蚀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秩序。只有走出非物质价值货币化的价值围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对杆材阶段不同密度的马尾松林在低强度间伐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间伐后平均木的单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单株生物量与树干、皮、根的生物量因积累而增大,但枝、叶的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林分年龄为20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接近间伐前的数值;林分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密度为3000株.hm-2的林分生物量始终最大,密度为3750、2655株.hm-2的林分次之,密度为4515株.hm-2林分最小;间伐后不同密度马尾松林生物量生长量变化情况不同,密度为2655株.hm-2的林分没有出现最大值,密度为3000和3750株.hm-2的林分在林龄为20a时出现最大值,密度为4515株.hm-2的林分在林龄为17a时出现最大值,说明林分密度过大会影响林分生长,应采取间伐措施调节林分密度,密度为3000和3750株.hm-2的林分第二次间伐时间可选在林分年龄为20a,而密度为4515株*hm-2的林分应选在林龄为17a时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9.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综合评述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阐述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及酶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提出了今后研究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抵押是确立不久的一种新的法律制度,已有的立法规定尚不系统、完备,理论上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在实施这一法律制度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所以,本文就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有关法律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一、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性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是土地使用权人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当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享有的对土地使用权折价或者从变卖土地使用权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