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其诗歌理论,在美学思想上多具有一致性或日同步,创作体现着理论,理论指导着创作。我以为,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既可以使抽象的诗论观点具体化,形象化,又可使人窥探到诗人创作的某种美学追求,这未尝不是一条研究古代诗论与创作的路子。兹举二例,试论述之。一、黄庭坚“自成一家”说与《子瞻诗句妙一世》北宋诗人黄庭坚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实际与苏轼齐名,胡仔所谓“元祐文章称苏、黄”  相似文献   
2.
施艺 《中国民族》2023,(3):80-81
<正>以大型乐舞来展现武王伐纣历史的《大武》;集歌、舞、乐为一体并具有歌舞套曲结构意义的《相和大曲》;令九州之民啧啧称奇的唐代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自古以来,用歌舞大曲或套曲的表演形式展现重大历史题材、回顾光辉历史进程,是中华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而自钟鼎文以来的历代史书、传记与演义文学以及流传至今的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都可作为以歌、舞、诗、书、演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故事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