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动态研究是现代政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它肇始于行为主义政治学。但是,动态研究并不等于行为主义研究,这正如现代政治学并不等于行为主义政治学一样。现代政治学是指二十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渐形成的政治科学。一般而言,自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政治学研究一直是处于它的传统时期。这里所谓传统,乃是指“制度形式、思想体系、正义理念、辩论风格等问题。”众所周知,传统政治研究最初是以伦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接着,在经历了以神学为基础和以法哲学为基础两大阶段之后,政治学最终成为一门具有完整逻辑体系的社会科学。二十世纪初,政治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的权力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权力的获得、保持、增长、削弱和丧失是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所不能忽视的.忽视了这点,其后果几乎可以肯定就会是丧失现实性和导致失败.”如果一个行政机构没有权力,那么这个机构在行政管理中就不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一个行政体系当中的权力失效或部分失效,那么这个行政体系在社会发展中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换言之,如果一个行政体系不仅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那就说明此体系当中的行政权力已经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其实际效力.所以,行政权力在行政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切行政现象的基础.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无论领导、决策还是实施,都是通过行政权力的运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政治管理模式的转变。奠定传统治道基础的《论语》,对中国政治管理模式影响至深。本文从现代政治管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孔子治国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人治主义色彩,但其中仍不乏现代政治管理模式的生长点:其一是“德治”中蕴涵的人道管理观念;其二是“礼制”中包含的制度化权力机制;其三是“正名”中体现的合法性权威原理;其四是“中庸”里孕育的有限性政府行动原则。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提出政府机构改革“必须紧紧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的论断之后,人们在理解上往往有偏差,似乎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弱化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怎样去科学合理地调整和确定政府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从政府职能的历史发展及当今现代化的需要中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走向时和兴当代中国行政文化是从延安时代逐渐发展起来,1949年共和国建立之后趋于完善的,但是,它同任何一种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又是历史延续的结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构成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有中国古代传统行政文化的成份,也有近代...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城市,作为各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革命和建设中,历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地区级城市普遍推行了市管县体制,这就使城市工作远远地超出了其原来的范围。因此,在全国普遍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研究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