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刑罚个别化是刑罚制度的一项原则,也是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刑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行使求刑权的检察机关在决定是否起诉时应贯彻这一原则.我国现有的不起诉制度没有充分体现刑罚个别化原则,已经不适应刑罚观念的发展.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从刑事政策的角度,一是应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二是设立暂缓起诉制度,以使其与刑事实体理论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刑事初查制度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初查手段有限,影响成案率;初查计划不具体详细,不具有针对性;不注意初查的保密问题,影响办案效果;证据固定意识不强,影响案件质量;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出现安全隐患。应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加强线索评估,提高线索可查性;制定周密计划,寻找初查突破口;强化规范取证,确保案件成案率;严明初查纪律,强化取证秘密性;注重技术侦查,提高初查科技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侦查监督制度很不健全,检察机关在侦查中的角色模糊、侦查监督的范围规定得不够明确具体、侦查监督的法律效果规定得不具体、侦查监督的机制滞后.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更新诉讼观念,用现代的诉讼观念构建侦查监督制度,明确检察机关在侦查活动中的角色,改进和完善立法,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基本概念入手,界定计算机犯罪与网络犯罪;并对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犯罪概念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析了我国计算机犯罪刑法立法现状,提出了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的调整范围和立法形式,以及对计算机犯罪罪名的设置、行为方式、刑罚方法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计算机犯罪的刑法完善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后归个人、归私有企业或以个人名义归其他单位、或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归其他单位,谋取个人利益的,只要符合"公款私用"这个本质特征,就是"归个人使用".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使用方式不应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必备构成要件."超过三个月未还"规定得模糊不清,导致司法实践及理论上理解的不同,也与罪刑法定原则之明确性原则相违,所以"未还"二字应去掉,使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更趋严谨、科学、明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