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真正的战争》这本书,正象它的护封所说的那样,是作者的心声和战斗的号召。前总统尼克松,在几个合作者协助下所写的著作,比他执政时更加“坦率地”发表了他的见解。他认为,美国在与苏联于全球范围内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第三次大战(正在发展中)中,大有失败的危险。只有大量的军事结集和更为积极的外交政策,才能拯救我们。尼克松写道,这些步骤的主要障碍,在于美国领导阶层的固执无知。  相似文献   
2.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会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秩序,其影响程度甚或超过工业革命。人类依靠计算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工业化国家中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生活起了变化:我们看到,传统的职业改变或完全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末代帝国     
俄罗斯帝国集东欧奥托曼—哈布斯堡帝国结构的多样性和西欧帝国结构的殖民形式两者特点之大成。乌克兰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苏美两个幽灵,时出时没,惊扰清梦,令人神思恍惚。八十年代的美国国民情绪,忧虑不安,焦急混乱,充满怀疑和绝望。国民对前途的舆论,已从原先坚信每个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方案的想法,下降到害怕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情报革命     
六十年代初期以前,在相当稳定的图书出版界,图书馆员和出版家是同盟者。出版商,把图书馆员看作尊敬的顾客;图书馆员则也把出版商看作其主要库存品(书刊)必不可少的供应者。图书馆员是  相似文献   
6.
享利·基辛格的第二部回忆录①叙述的年代是从1973年到1974年。基辛格访问河内和北京(1973年初)时,他依旧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1973年9月,他方才被任命为国务卿。该书写到尼克松1974年辞职为止。1973年末,基辛格的影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前几年遭到种种挫败,但是回想起来,似乎还是令人感到较为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而且只能是政策的工具,这种概念,曾使具有自由主义气质的人士、特别使美国人士普遍感到厌恶。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某些有影响的美国理论家却认为,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对制订合理的国家安全政策,提供了有条有理的指引。本文着重分析克劳塞维茨关于暴力的限制学说:倘使战争是政策的工具,那么,战争就是达到这一目的之手段;而且只能在这个范畴内使用,战争才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著名未来学家爱尔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1980年3月出版的新著《第三个高潮》(The Third Wave),在美国思想界颇有影响。中美两国学者交流时,美国学者总要介绍这本著作。 年轻时一度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托弗勒,曾参加与垄断资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幸福》杂志编辑部工作,才两年就爬到副总编辑的职位。这个煊赫的头衔,成为他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和结交名人的阶梯。1970年,出版了讨论美国未来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销行七百万册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不仅使他从此跻身于著名的未来学家之列;美国一些院校还锦上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