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古典文论,在关于构成文学艺术基本因素即意与象、情与景两个方面辩证关系的论述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意象”说,本文仅就其源流,进行探讨。一、孕育阶段“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早在先秦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就已孕育着。  相似文献   
2.
千古霞客行     
在江苏省江阴县城南四十里,有个村庄名叫南阳岐,村南有座古老的石桥,在桥椽刻有一副对联:曾有霞仙居北坨,依然虹影卧南旸。对联的意思是说,曾经有位霞仙居住在石桥的北边,如今霞仙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就像彩虹一样,永远飘在南阳岐的上空。这里的霞仙指的就是徐霞客。人们为什么这样称颂他呢?这要从徐霞客的经历讲起。  相似文献   
3.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五绝,是传诵千古的名作。对于首句“白日依山尽”,向来解为:白日即夕阳,正依偎着西山降落而尽没。诗句明白易懂,本不费解。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标新立异”的解释。例如:一九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光明日报》,登有其心的《愿君“更上一层楼”(下)——谈王之涣的两首绝句》一文,说“‘白日’句,不是写夕阳西下,而是说前瞻中条山,只见太阳好象依傍着绵亘起伏的山势升起,运行,直到落下,极言山的气势高大,故云‘白日’,而不说是‘红日’”。似乎诗人自朝至夕都呆在楼上观赏。同年一月的《少年文艺》上,载有施德扬《<登鹳雀楼>赏析》一文,竟指“白日”为“红日”,且说“一轮红日沿着中条山脊渐渐落下去”。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志切效忠、念时报国,抗敌御侮、安边定远,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礼赞祖国灿烂文化,讴歌祖国锦绣山河等五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韩愈爱国主义思想。认为韩愈的爱国主义思想所继承与发扬的,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