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在地域上山水相连,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这个区域里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或族群,他们的文化相似性和可比性是很明显的。从跨国的视角来探寻文化互动或文化个性,这是一个理想的地域。这些不同民族或族群身份的诗人写作的民族志诗歌是探寻各自文化共性和个性的较好途径:虽然诗歌创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印度东北的土著诗人通常用英语写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诗人经常用汉语写作,但是这些诗人都受到了近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影响。同时,这些诗人的诗歌也受到了当下全球化的影响,比如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教育现代化、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等冲突的影响。因为受到了相似的影响,这个区域内的民族志诗歌的风格和肌理是可以比较的;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也是可以展开对比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译者评介)《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一书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本德尔、阿姆斯特朗等教授所著,1977年出版,系美国大学文科用书。原书除引论外,并附有各个流派的作品与详细的附录。因篇幅所限制,现仅将引论译出,序言及引论开头与本题联系不大之处均略去。 引论从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这个基本论点出发,历史地分析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特点与局限;批判地介绍了本世纪中西方,特别是美国各种主要现代文学思潮与流派,并从艺术发展的观点,既肯定了它们在艺术上的革新与探索,也指出了它们脱离社会生活的消极倾向。论文言简意赅,是一篇深入浅出的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3.
马克( Mark Bender )教授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很深刻的研究,并将部分作品译成英文,在美国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次访谈,马克教授谈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传播的诸多问题,并介绍了自己翻译阿库乌雾彝语诗歌的方法和原则,尤其是对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音韵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同时表达了对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前景的忧虑。访谈中,马克教授还将彝语文学作品与印第安语言的文学作品及创作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一些口传文学作品面临失传的危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