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最近结合学习胡耀邦同志《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重读了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受到极大的启迪。这封信不仅理论见解精辟、论述深刻、意蕴丰富,而且坚持了文艺批评的科学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典范。革命导师思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约写于1888年4月初。这封信的草稿,直到1932年,才在恩格斯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里发现,并且第一次公开发表。玛·哈克奈斯是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资产阶级女作家。她在八十年代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城市姑娘》,委托出版家亨利·查理德·维泽泰利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文学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研究,是文艺理论界时有触及的课题。对人民民主专政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党性与人民性之问的关系,一直颇多争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是:一、党性高于人民性,文学的党性原则包含了人民性的内容;二、党性原则是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而言的,人民性只适用于对待古代文化艺术的吸收和继承;三、社会主义时期,提倡人民性就是对党性的亵渎和反动。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艺术源于生活,从本质上说,就是源于人民的生活。中外文学史上,凡是来自人民生活底层的咏唱,必定溢发着人民感情、愿望的芳香,也只有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艺术品,才能在文学艺术的长河中留下经久的浪花。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坎坎伐檀兮”的尖锐讽刺中,我们听到了人民强烈憎恨的切齿之声;在《天方夜谭》的娓娓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