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生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是学牛语文素养的综合外观。创造性与综合性因素的存在,就意味着小学生的习作既是展示言语智慧的一方平台,又是生发言语智慧的摇篮。李维鼎先生指出:“‘言语’作为‘行为’,是‘言’与‘意’的转换。作为‘作品’,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转换后的成品。”那么,如何实现习作中言语的有智慧的表达。对提升习作素养,达成习作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更是小学习作教学令人神往的目标。现笔者整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乐于表达是改变学生怕写厌作,增强习作动能的一剂良药。它不仅为学生习作的过程提供能量支持,而且,能作为一种自我再生资源,在精神领域不断激励着学生,迈向习作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对小学生习作而言,所谓的言语智慧,就是小学生在“言”与“意”的转换活动中呈现的表达智慧。即有智慧地实现母语的表达,具有较强表现力及丰厚的涵养积淀的用语品质。小学生习作中言语智慧的培养,指的是对题材的认识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具有独特的见解与感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