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革命意识规约下的女性意识,作家真实自我的鲜明印记,百转千回的情感郁结和体验,既是<我在霞村的时候>这篇小说主旨暧睐不明、意蕴横生的主要原因,也造就了它超越时代的永恒艺术魅力.从叙事状态、丁玲特殊的人生经历、写作传统和个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个人化解读,认为正是作者在革命者和女性身份之间的游移,业已形成的五四写作传统与新的革命形势的遭遇,被国民党囚禁的屈辱经历和强烈个性注定的表达欲望的纠结,带来了文本的复杂性、开放性,使文本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食品专业课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选择适宜的教材并紧跟国内外发展现状因时制宜地授课,同时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及开设相应实验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秀清 《齐鲁学刊》2008,(3):144-146
鲁迅《申报·自由谈》时期的杂文,其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均与新闻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探索二者的关系,可以对鲁迅的杂文创作特点及其文学观念有新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